先受病为本,次受病为标。经云∶脉盛身寒,得之伤寒;脉虚身热,得之伤暑。
其或实热在内,小便利而大便黑,为蓄血,头汗出者,轻则犀角地黄汤,重则桃仁承气汤选用。太阳中风,阳浮阴弱,恶风自汗,发热鼻鸣,干呕,桂枝汤。
胸胁俱满,或胁下硬痛,或呕吐,舌上白苔,或不大便,并属小柴胡汤。一身尽痛,多眠,或微肿难转者,风湿也。
两手无脉,曰双伏,一手无脉,曰单伏,必有正汗也。《金匮要略》曰∶诸呕吐,谷不下,半夏汤。
脉者,非血非气,乃血气之先,即营行之道路。余谓初学医者,先熟药性,次明经络,再识病名,然后讲解脉理,以证其所生病。
标肾,脉循肺,主口干,故口干舌燥。逍遥汤治有患伤寒,瘥后血气未平,劳动助热,复还于经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