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马牙,龈上有白色如脆骨者是,将发此毒即打嚏,日日以针挑之。仲景所谓寒厥、热厥,及蛔厥、脏厥等,已详《伤寒论》,此篇止就《内经》所论言之。
《金鉴》谓∶狐即下疳,蚀烂肛门与下阴;惑即牙疳,蚀咽、腐龈、脱牙、穿腮、下疳,皆湿热病也。 丹溪治一少年发尽脱,饮食起居如常,脉微弦而涩,轻重皆同。
经络营卫,气无不到,则血脉皮肤,无不胀矣。外感邪从皮毛入,皮毛者肺之合也,皮毛受寒则汗孔为寒所凝闭,而肺气内郁成热;或皮毛受热,亦传入于肺而肺热,此固以肺为主。
迨至血化为脓,肺叶朽烂,倾囊吐出,十死不救,嗟无及矣。若呼之气短,是心肺之阳为水所碍,用苓桂术甘汤,益上气以行水。
此证多有齿缝胀不能嚼者。后又小便闭痛,饮以萝卜汁,得吐立通。
酒积杂病,下之太过致痞满者,升提其胃气,加血药。两手太热,如在火中,为骨厥,灸涌泉穴三壮立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