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下□,变为下利不止,水浆不入矣。浮为邪气强,芤为阴血虚,阳邪盛而阴血虚,为浮芤相抟,胃气生热,故曰:其阳则绝。
视其前后有不利者,即利之以降其气,前部小程知曰:前部不利,后人治以五芩;后部不利,后人治以承气是也。中暑热病,亦由太阳表入,故曰:太阳中热者,暍是也。
惟其里有热,所以方中用麻黄汤而去桂枝之辛热,更加赤小豆、姜、枣之甘辛,以祛散在表之寒湿,复加连轺、生梓白皮之苦寒,以清解肌里之瘀热也。 汪琥曰:□语者,脉当大实或洪滑,为自和。
属太阴则腹满时痛而不实,阴道虚也;属阳明则腹满大实而痛,阳道实也。此承上条详其义、以明其治也。
少阳属木,木主肝,肝主目,故病则目眩也。今干呕者,有声无物之谓也;吐涎沫者,清涎冷沫随呕而出也,此由厥阴之寒,上干于胃也。
<目录>卷二\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右一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二服。盖少阴属水主静,即使热邪传至其经,在先之脉虽浮大,此时亦必变为沉细;在先之证虽烦热不宁,此时亦必变为昏沉嗜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