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厥者,阳气将脱,藏气欲绝而争,故藏厥为死证;若蛔厥者,藏气虚寒,而未至于绝。特曰下焦者,足见阴既盛于下,阳必格于上,岂可汪琥曰:以全文观之大似热证,惟小便色白,知为真寒之证。
今厥与热日相等,气自平,故知阴阳和而病自愈也。惟肤冷而躁,无暂安时,乃为藏厥,藏厥用四逆及灸法,其厥不回者死。
太阳一经,有荣卫之不同,所以风寒异治;阳明切近太阳,荣卫之道在迩,风寒之辨尚严,少阳一经,越阳明去太阳远矣,风寒无异治。若脉微弱者,当喉中痛,似伤,非喉痹也。
此仲景示人不可以诸痛为实,而妄议下之方有执曰:腹中痛转气下趋者,里虚不能守,而寒邪下迫也。太阳与少阳并病,故见头项强痛,或眩冒,时如结胸,心下痞□之证。
痹以疼痛言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者,湿即水,水不外渗,则横流不遵故道。 师言夜半手足当温,两脚当伸,如其言者何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