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如此者,少缓须臾,神丹莫挽矣,故以此汤救之。少阴之厥有微甚,厥阴之厥有寒热;少阴之烦躁则多躁,厥阴之烦躁则多烦。
邪由不同,为病自不同,故施二阳并病,太阳证罢,但发潮热,手足□□汗出,大便难而□语者,下之则愈,宜大二阳并病,太阳、阳明同病也。本太阳病不解,转入少阳者,□下□满,干呕不能食,往来寒热,尚未吐下,脉沉紧者,与小柴胡汤。
又有柴胡证具,而反下之,心下满而□痛者,此为结胸也,大陷胸汤主之;及柴胡证仍在者,先与小柴胡汤;呕不止心下急,郁郁微烦者,为未解也,与大柴胡汤下之。沈明宗曰:黄连阿胶汤之心烦不得眠,较此条颇同而治异,何也?
额上汗出微喘,虚阳欲上脱也;二便不禁,盛阴欲下脱也,阴阳离决病者一身尽疼,发热。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。
须俟津液回而小便利,必自愈矣。程知曰:言邪气在表妄下之变也。
其阳则绝,即阳绝赵良曰:胃中阳热亢甚,脾无阴气以和之,孤阳无偶,不至燔灼竭绝不止耳。方有执曰:了了,犹了了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