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阳初感风寒,恶寒发热与太阳同,不得为半表。所以四时皆有风寒,而冬月为重也。
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,先调其内,后治其外;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,先治其外,后调其内。夫着书固难,而注疏更难。
外者用麻、桂以治表,内者用硝、黄以治里。得之便厥,咽中干、烦躁吐逆者,作甘草干姜汤与之,以复其阳。
火用不宣则痞硬,水用不宣则干呕,邪热不杀谷则食臭。若外有微热而不往来寒热,是风寒之表未解,不可谓之半表,当小发汗,故去参加桂。
若邪正交争,内外皆实,寒热互呈,故制大青龙于麻桂中加石膏以泻火,是散以泻之也。身疼未除,是表里皆困,然犹幸此表邪之未除,里邪有可救之机。
”已发热,即是发热恶寒;未发热,即是无热恶寒。虽风、寒、热三气交呈于皮毛,而动象是中风所由然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