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五六日,大下之后,身热不去,心中结痛者,未欲解也,栀子豉汤主之。又曰:细玩二条文义,伤风脉本浮缓,反见浮紧;伤寒脉本浮紧,反见浮缓,是为伤风见寒,伤寒见风,两无疑矣。
”答词以五音刚柔吸受云云,是启后学要识五行造化之妙,而注者又以长生临官帝旺为言,而不就肝肺上究竟其说,似训释太深,玄之又玄者也。成无己曰:病有汗出而喘者,谓自汗出而喘也,是邪气外甚所致。
若汗多,微发热恶寒者,外未解也,其热不潮,未可与承气汤。若六、七日竟不大便而小便少者,即不能食,亦属胃中尚未干燥,屎未定□,如大攻之,初见□复必溏也。
有是脉,用是药,亦不以既下,而遂以桂枝汤为不中与也。汗出虽多而热不退,则邪未尽而正已大伤,况里虚为悸。
张璐曰:服药已微除,复发烦者,余邪未尽也。今脉弱,虽胃和能食,不可轻下,只可与小承气汤,少少与而微和之,令其小安。
如宿食不消,须用黄连、枳实。必恶寒者,谓不论已热未热,而必恶寒也。